成都仁乎店 成都仁宝在哪里?

安土敦乎仁 什么意思

意思是敦行仁道。人心一旦得安,自然就心地仁厚,自然就能够用仁爱之心去敦化社会、去净化人心。所以,己心安而能安人,己心立而能立人。

出自西周姬昌《周易·系辞上》第四章。

原文:

《易》与天地准,故能弥纶天地之道。仰以观于天文,俯以察于地理,是故知幽明之故;原始反终,故知死生之说;精气为物,游魂为变,是故知鬼神之情状。与天地相似,故不违;知周乎万物,而道济天下,故不过;旁行而不流,乐天知命,故不忧;安土敦乎仁,故能爱。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,曲成万物而不遗,通乎昼夜之道而知,故神无方而《易》无体。

译文:

易理准则于天地,所以能包括统贯天地间一切的道理。上则观察天上日月星辰的文采,下则观察大地山河动植的理则,所以知道昼夜光明幽晦的道理。追原万事万物的始终,故知死生终始循环的道理。精神气质合则构成万物,灵魂是生命的泉源,它是随着生老病死而变化的,由是我们可以探知鬼神的情态。《易》与天地之道相似,故不违背自然规律之奥秘。

能周知万物的情态,而其道义足以匡济天下,故能致用而不超过。能遍行天下而未有流弊,通易道者能乐行天道之所当然,知天命之造化,故无忧。安于所处之境,而敦行仁道,故能泛爱天下。能范围包括天地一切的变化,而不会有过失;能微曲成全万物,而不会有遗漏;能通明于昼夜、阴阳的道理,而尽知其道。所以神的奥妙难测,是无方所可推求的;易理的周知宇宙,也不可以一曲之体讨论的。

扩展资料

系辞,一般上是指《易传·系辞》或《周易·系辞》,亦称《系辞传》,分为上、下两部分。欧阳修怀疑《系辞》、《文言》和《说卦》以下非孔子作,依然认为《彖传》和《象传》出于孔子之手,他显然将《易传》中最为重要的思想归诸孔子。

《系辞》中“一阴一阳之谓道”已经成为《易传》宇宙观的表达。《系辞》解释了卦爻辞的意义及卦象爻位,所用的方法有取义说、取象说、爻位说;又论述了揲著求卦的过程,用数学方法解释了《周易》筮法和卦画的产生和形成。

《系辞》认为,《周易》是一部讲圣人之道的典籍,它有4种圣人之道:一是察言,二是观变,三是制器,四才是卜占。《周易》是忧患之书,是道德教训之书,读《易》要于忧患中提高道德境界,以此作为化凶为吉的手段。

《系辞》是《十翼》中的两篇。《易传》思想的主要代表作,“系”为系属之义。以“一阴一阳之谓道”立论,说明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重性,肯定自然界存在阴阳、动静、刚柔等相反属性的事物;提出“刚柔相推而生变化”,“生生之谓易”的观点。认为相反事物的“相幸”、“相荡”、“相推”、“相感”的相互作用是事物变化的普遍规律,是万物化生的源泉。

提出“是故易有太极,太极生两仪,两仪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,八卦定吉凶,吉凶生大业”的宇宙衍生观。认为“穷则变,变则通,通则久”,即事物必须经过变革才有前途。同时又承认“天尊地卑,乾坤定矣;卑高以陈。贵贱位矣”的永恒性。

还阐释八卦来源、占筮方法、圣人四道、乾坤德性和功用、九卦的含义等等。对中国古代哲学产生了巨大作用,传中提出的太极、两仪、道、器、神、几、意、象等,作为哲学范畴被后世广泛运用。文中以蓍求卦法成为象数学的重要依据。
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–系辞

求仁得仁,又何怨乎是什么意思

“求仁得仁,又何怨乎”的意思——追求仁德而得到仁德,又有什么可怨恨的呢?

【作品出处】

“求仁得仁,又何怨乎”出自《伯夷列传》,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,收录于《史记卷六十一·伯夷列传第一》。

伯夷

【作品原文】

伯夷列传

夫学者载籍极博。尤考信于六艺。《诗》、《书》虽缺,然虞、夏之文可知也。尧将逊位,让于虞舜,舜、禹之间,岳牧咸荐,乃试之于位,典职数十年,功用既兴,然后授政。示天下重器,王者大统,传天下若斯之难也。而说者曰:”尧让天下于许由,许由不受,耻之逃隐。及夏之时,有卞随、务光者。”此何以称焉?太史公曰:余登箕山,其上盖有许由冢云。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,如吴太伯、伯夷之伦详矣。余以所闻,由、光义至高,其文辞不少概见,何哉?

孔子曰:”伯夷、叔齐,不念旧恶,怨是用希。””求仁得仁,又何怨乎?”余悲伯夷之意,睹轶诗可异焉。其传曰:

伯夷、叔齐,孤竹君之二子也。父欲立叔齐。及父卒,叔齐让伯夷。伯夷曰:”父命也。”遂逃去。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。国人立其中子。于是伯夷、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,”盍往归焉!”及至,西伯卒,武王载木主,号为文王,东伐纣。伯夷、叔齐叩马而谏曰:”父死不葬,爰及干戈,可谓孝乎?以臣弑君,可谓仁乎?”左右欲兵之。太公曰:”此义人也。”扶而去之。武王已平殷乱,天下宗周,而伯夷、叔齐耻之,义不食周粟,隐于首阳山,采薇而食之。及饿且死,作歌,其辞曰:”登彼西山兮,采其薇矣。以暴易暴兮,不知其非矣。神农、虞、夏忽焉没兮,我安适归矣?于嗟徂兮,命之衰矣。”遂饿死于首阳山。

由此观之,怨邪非邪?

或曰:”天道无亲,常与善人。”若伯夷、叔齐,可谓善人者非邪?积仁洁行,如此而饿死。且七十子之徒,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。然回也屡空,糟糠不厌,而卒蚤夭。天之报施善人,其何如哉?盗跖日杀不辜,肝人之肉,暴戾恣睢,聚党数千人,横行天下,竟以寿终,是遵何德哉?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。若至近世,操行不轨,专犯忌讳,而终身逸乐,富厚累世不绝。或择地而蹈之,时然后出言,行不由径,非公正不发愤,而遇祸灾者,不可胜数也。余甚惑焉,倘所谓天道,是邪非邪?

子曰:”道不同,不相为谋。”亦各从其志也。故曰:”富贵如可求,虽执鞭之士,吾亦为之。如不可求,从吾所好。””岁寒,然后知松柏之后凋。”举世混浊,清士乃见。岂以其重若彼,其轻若此哉?

“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。”贾子曰:”贪夫徇财,烈士徇名,夸者死权,众庶冯生。”同明相照,同类相求。”云从龙,风从虎,圣人作而万物睹。”伯夷、叔齐虽贤,得夫子而名益彰;颜渊虽笃学,附骥尾而行益显。岩穴之士,趋舍有时,若此类名湮灭而不称,悲夫。闾巷之人,欲砥行立名者,非附青云之士,恶能施于后世哉!

【作品译文】

有学问的人,阅览的书籍极为广博,但仍然要从”六艺”中查考可信的依据。《诗经》、《尚书》虽残缺不全,然而有关虞、夏史事的记载还是可以看到的。唐尧将要退位的时候,决定禅让给虞舜。而虞舜以及后来的夏禹,四岳九牧都一致推荐,才试任官职管理政事几十年。待到他们的功绩已经建立,然后才把帝位传给他们。这表明,天下是最珍贵的宝器,帝王是最大的继统,传交帝位是这样的难啊!但是,有的人却说:尧要将帝位让给许由,许由不肯接受,并以此为耻而逃避隐居起来。到了夏代,又有卞随、务光两个人不肯接受帝位,双双投水而死。这些,又怎么说起呢?太史公说:我曾经登上箕山,那上面居然有许由的墓呢。孔子排列论述古代的仁人、圣人和贤能之人,象吴太伯、伯夷一类,记载十分详尽。我所听说韵许由、务光,他们的德义是极高的,而有关他们的文字经书里记载得很少,这是为什么呢?

孔子说:”伯夷、叔齐,不记旧仇,因此很少怨言。”又说,他们”追求仁而得到了仁,又为什么怨恨呢?”我悲怜伯夷的心意,读到他们留下的逸诗而感到事实是令人奇怪的。他们的传记里写道:

伯夷、叔齐,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。父亲想立叔齐为君,等到父亲死后,叔齐又让位给长兄伯夷。伯夷说:”这是父亲的意愿。”于是就逃开了。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而逃避了。国中的人就只好立他们的另一个兄弟。正当这个时候,伯夷、叔齐听说西伯姬昌敬养老人,便商量着说:我们何不去投奔他呢?等到他们到达的时候,西伯已经死了,他的儿子武王用车载着灵牌,尊他为文王,正向东进发,讨伐纣王。伯夷、叔齐拉住武王战马而劝阻说:”父亲死了尚未安葬,就动起干戈来,能说得上是孝吗?以臣子的身份而杀害君王,能说得上是仁吗?”武王身边的人想杀死他们,太公姜尚说:”这是两位义士啊!”扶起他们,送走了。武王平定殷乱以后,天下都归顺于周朝,而伯夷、叔齐以此为耻,坚持大义不吃周朝的粮食,并隐居于首阳山,采集薇蕨来充饥。待到饿到快要死了的时候,作了一首歌,歌辞说:”登上首阳山,采薇来就餐,残暴代残暴,不知错无边?神农虞夏死,我欲归附难!可叹死期近,生命已衰残!”就这样饿死在首阳山。

从这种情况看,伯夷、叔齐是怨呢?还是不怨呢?

有人说:”上天待人的准则是没有偏私的,它总是向着为善之人。”那么,象伯夷、叔齐,可以叫做善人呢,还是不算善人呢?他们聚积仁德、修洁品行达到这般地步,而终致饿死!再说在七十个弟子中间,孔子仅仅称举颜渊是好学的人,但颜渊永远穷困潦倒,连糟糠都难得饱足,终于过早地夭亡了。那种认为上天总是报答、恩赐善人的说法,又怎么样呢?盗跖每天都杀害无辜的人,吃人的心肝,凶横残暴,聚集党徒数千人横行于天下,竟然活到高龄而死。他是遵行什么道德呢?这都是些特别重大而且明白显著的例子。如果说到近世,有些人操行不规矩,专门违犯法律,而终身享受安逸和快乐。子孙都保有丰厚的产业。那选好了道路才举步,看准了时机才说话,从不走邪道,不是公平正当的事决不奋力去做,反而遭受祸殃的人,是多得没法数的。我是非常怀疑的,倘若这便是所谓天道,那这天道究竟合理呢?还是不合理呢?

孔子说过,”道德见解不同是不能共同谋划事情的”,也只能各自依照自己的意愿行事罢了。所以他说,”富贵如能追求到手,那么,即使让我执鞭为马夫,我也愿意干。如果不能追求,还是按照我所喜好的去做吧。”岁月到了寒冷的季节,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落的”。整个世道都浑浊的时候,品行高洁的人才显现出来。难道是因为他们把道德看得太重,或将富贵看得太轻吗?

孔子说:”有道德的人最怕的是死后名声不被传扬。”贾谊说:”贪婪的人为财而丢命,壮烈之士为名而献身,自命不凡者为权势而死,普通老百姓爱惜自己的性命。”《易经·乾卦》说:”同样明亮的东西就互相辉映,同样种类的事物则互相应求”。”云跟从龙而生,风伴随虎而起,圣人出现,万物也因之而引人注目。”伯夷、叔齐虽是贤人,不过因为孔子的赞扬而声名更为昭著。颜渊虽然专心好学,也不过因为追随于孔子之后而德行越发显露。岩穴隐居之士,取舍是如此有规范,这些人名声淹没而不被称道,实在是可悲的事情!民间的普通人,想磨砺德行,建立名声,如果不依附那名望、地位极高的人,哪能留名于后世呢?

【创作背景】

《伯夷列传》是伯夷和叔齐的合传,冠《史记》列传之首。在这篇列传中,作者以“考信于六艺,折衷于孔子”的史料处理原则,于大量论赞之中,夹叙了伯夷、叔齐的简短事迹。他们先是拒绝接受王位,让国出逃;武王伐纣的时候,又以仁义叩马而谏;等到天下宗周之后,又耻食周粟,采薇而食,作歌明志,于是饿死在首阳山上。作者极力颂扬他们积仁洁行、清风高节的崇高品格,抒发了作者的诸多感慨。

【作品赏析】

文章借助夷、齐善行,和所谓暴戾凶残、横行天下的盗跖做比照;以操行不轨,违法犯禁的人和审慎小心、有崇高正义感的人做比照,指出恶者安逸享乐,富裕优厚,累世不绝;而善者遭遇的灾祸却不可胜数。从而抒发了天道与人事相违背的现实,有力地抨击了“天道无亲,常与善人”的谎言,对天道赏善罚恶的报应论,提出了大胆的怀疑,充分表现了作者无神论的观点。

但是,商朝末年,纣王的统治已濒于崩溃,武王伐暴是“顺乎天而应乎人”的,是不可逆转的,而夷、齐的谏阻和耻食周粟是背转历史大潮的。所以,毛泽东同志在《别了,司徒雷登》一文中指出,历史上歌颂这两个人物,那是颂错了,他们不值得歌颂。而作者对笃守遗训、不能变通的行为加以歌颂,无疑是有所偏颇的。

本文写作独具特色。纵观《史记》本纪、世家、列传之篇末,黎青冷焊均有太史公的赞语,唯《伯夷列传》则无。满纸赞论、咏叹夹以叙事。名为传纪,实则传论。史家的通例是凭借翔实的史料说话,而或于叙述之中杂以作者的意见,就算变例了。所以,本文实开史家之先河,亦为本纪、世家、列传之仅有。

本文虽多赞论,但纵横捭阖,彼此呼应,回环跌宕,起伏相间。伯夷、叔齐的事实,只在中间一顿即过,“如长江大河,前后风涛重叠,而中有澄湖数顷,波平若黛,正以相间出奇。”《史记论文》第五册《伯夷列传》时有鲜明比照,一目豁然;时有含蓄设问,不露锋芒却问题尖锐又耐人寻味。太史公润笔泼墨之中,可略见其笔力之一斑。

【作者简介】

司马迁(约公元前145或前135年-?),夏阳(在今陕西韩城西南)人。

出身史学世家,父亲司马谈官至太史令。司马迁十岁时随父到长安,先后求学于董仲舒和孔安国门下。二十岁开始游历名山大川,所到之处均考察风俗,采集史迹传说。继承父亲太史令的职位后,司马迁得以饱览朝廷藏书,又随汉武帝到各地巡游,增长了见识;他同时开始着手整理史料,以完成父亲写一部”名主贤君、忠臣死义之事”的通史的遗愿。

汉武帝天汉二年(公元前99年),李陵出征匈奴时因友军接应不力身陷重围,在矢尽粮绝的情况下投降匈奴,司马迁因上疏为李陵辩护触怒武帝,被处以宫刑。受此大辱,司马迁愤不欲生,但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,决心”隐忍苟活”。出狱后任中书令,继续发愤著书,完成了被鲁迅先生誉为”史家之绝唱,无韵之离骚”的名著《史记》。

7.29 子曰:“仁远乎哉?我欲仁,斯仁至矣!”

7.29  子曰:“仁远乎哉?我欲仁,斯仁至矣!”

孔子说,仁德离人很远吗?我想要仁,它就来了!

朱熹注解说,仁,是心之德,在内不在外。你自己心里装着,那仁自然就来了,哪有去远处找仁德的呢?

程颐注解说:“为仁由己,欲之则至,何远之有?”

仁,就在我们心中,扪心自问去做就是;道,就在我们脚下,抬脚就走嘛!但是我们做不到,小时候知道该勤奋学习,但是贪玩偷懒,做不到;长大了每件事其实都知道该怎么办,但各种贪心偷懒,也做不到。

没办法,没办法。

没办法是不是就放弃呢?

不放弃,做得一件是一件,做到一步巩固一步。勿忘勿助,持续改善。

仁不远人,道不远人,每个人天生都懂,都会,关键是态度、意识和毅力,加一些儒家修身的心法,你会越修越投入的!

️赋能王解读️

大家早上好!日更演讲,成就梦想!写作加演讲,七倍速成长!越付出,越富有!

咱们先简单的回顾一下昨天讲的上一章的内容。

互乡难与言。童子见,门人惑。子曰:“与其进也,不与其退也,唯何甚?人洁己以进,与其洁也,不保其往也。”

说的是互乡这个地方的民风不好,不讲道理,没法沟通。有一个互乡小伙子来求见孔子,孔子居然接见了。

门人就很不理解,就说:“像他这样的人,你搭理他干嘛?”孔子就说:“见他,是鼓励他的进步,不是肯定他过去的所做所为,这有什么不能理解的呢!人家既然找到我,就说明他想洁身自好,想与过去道别,我就应该帮帮他。要鼓励与支持,而不是把目光只是放在他的过去,只看到他过去做的不好。”

这里面是告诉大家:

第一,我们不要有特别明显的地域歧视,这个地域即便是名声不好,也一样有好人;

第二,即便是这个人过去不好,只要他改过自新,我们都要给他机会,而不能一棍子打死。

孔子作为思想家、教育家,作为至圣先师,他有教无类,不管是谁,只要是想进步,就尽一份力量来帮助他。

要相信,你用善心对待别人,别人也会以善心来对待你,相信这个世界是美好的。

简单的回顾一下昨天讲的内容,我们要今天学习新一章。先看原文。

子曰:“仁远乎哉?我欲仁,斯仁至矣!”

简单的翻译一下,就是孔子说:仁德离人很远吗?我想要仁,仁就来了。

看到这句话,我相信很多人都会很奇怪,为什么呢?

在前面的章节,孔子多次说过,能够做到仁的没有几个,一问“某某仁乎?”说“不知也,不知也”,孔子也不敢肯定说他就达到仁的境界了。

为什么这里说“我想到仁,它就到了呢”?

这要和大家好好的聊聊。

仁是孔圣人的核心思想,他是发自内心的喜欢。

朱熹注解说:“是心之德,在内不在外”,就是仁在你自己心里。就向王阳明说的那样,你自己心里有良知,凭着良知去做,良知就来了;你自己心里有仁,你照着仁的标准和要求做,仁也就到了。哪里需要向外找呢?就是不假外求!

程颐注解说:“为仁由己,欲之则至,何远之有?”这个就是从自己来讲,这个仁不难,只要你有一颗心是仁的,心是向善的,那么你就能达到。

为什么说那么多人都做不到呢?这也是有原因的。

就是我们要有这个念头,偶尔做一做是没有问题的。难在哪里呢?难就在于一直坚持这种思想,一直坚持这种状态。

比如说我们做冥想,放松。在心里面想放松的那一刻,你会发现你其实已经放松了,但是过一刹那,你可能又紧张了,或者说本来这一刻你什么也不想了,但一会脑子又想别的了,难在于一直如此。

毛主席也说过,我们做一件好事不难,哪个人没做过几件好事呢?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,不做坏事。说起来就是能不能始终如一的处在这种状态,这有点难。

这里用佛家的修行法门来和大家讲一讲,我觉得可能更好理解一点。

比如说六祖慧能,当时和他齐名的还有一个人叫神秀,都是五祖弘忍座下弟子。慧能就是顿悟,神秀是渐悟。

“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,本来无一物,何处染尘埃!”,这是六祖慧能的境界。本来就没有,哪里去沾染呢?你连想都不想,哪有这个可能作恶呢!

神秀则是:“身是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,时时勤拂拭,勿使染尘埃!”,需要勤拂拭,才可以。对他俩来讲,境界是高下立判的。

但是对于普通大众来讲,想达到慧能这种境界太难了,这需要慧根。但是要是达到神秀这种状态,相对来讲比较容易。慢慢的把尘埃去掉,去掉恶的东西,善的东西就显现出来了。我多擦擦这个灯泡,它就不会被被油烟熏黑,我们天天打扫卫生,屋里会光洁如新。

对于我们修行,其实是两种都要的。既要能渐悟,慢慢的去修德,时候到了,能顿悟当然更好。

这其实也对应着这个难也不难。你要是一下顿悟了,就一点也不难。你要不能顿悟你就会觉得好难啊!难在哪里?难在坚持,难在恒,恒是最难的。我们以前讲曾国藩的时候也专门讲过。

接着往下讲,在《中庸》里,记得孔子的一句话,叫:“道不远人。人之为道而远人,不可以为道。”就是道本来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,就在我们中间,并不离我们很远,如果一个人为了追求道而远离人群,那么他追求的东西肯定不是道。

这里其实也是佐证了,不要到处去求,向自己的内心寻求,就在我们的内心,就在我们的日常里面,你仔细琢磨就能够悟道,就能够找到仁,而不用非去什么上深山里去修行,或者说自己关在小黑屋里。

如果一个人很清高也不合群,不和大家在一起,看谁都觉得不顺眼,觉得谁都不如他,那么他就肯定是远离道了,不是属于一种道的状态。

我们往往会看一些人物传记,特别是看到一些大人物的时候,比如说季羡林是我们山东聊城人,和秋艳是老乡,可以说是正而八经的国学大师。

别人去采访他,和他在一起的时候,就觉得他好像是一个普通老头。和他交流的时候又亲切又和蔼,就像老爷爷一样,你哪里觉得他高高在上!

我们很多人原先没有接触到毛主席,没见他的时候,心里也激动的不得了,就觉得那么高高在上的人物,像神一样去看待,但有的人到了他身边,你会发现他又和蔼又可亲,目光中都是慈祥,你听他说话怎么听怎么舒服。

️️哪里像有些人,目高于顶,目空一切,那不是道,那是装。

仁就在我们心中,扪心自问,去做就是。道就在我们脚下,抬脚就走。为什么有时候做不到呢?其实也很简单,就是还是我们相对来讲,比较懒。️

比如说,我们知不知道该勤奋学习呀?知道。但勤奋学习就需要用脑,用脑就不如说我去玩耍,去享受来的舒服!

我们也知道追求自己的理想好,但是一想到很多欲望,得不到满足,有点畏惧了,然后一看到什么东西吸引我,我就被吸引走了,所以说很难做到持久。

这也就是为什么说我们很多时候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原因。大家来到超级演讲家,哪个不是想好好跟着我们一起来练习演讲的呢?我相信大家都是有这个初心的。️

但是走着走着就走丢了一些人,为什么呢?就在于保持这份初心太难,虽然做其实并不难。现在让大家如果今天不做就损失100块钱,我相信每个人都能做。但现在不做好像没什么损失,做了好像也没有得到什么,自己有那么多事儿!算了吧,慢慢的那就抛掷脑后了。

就是说仁这个境界你想就能得到,但是你要长期保持一直在这种状态,那真的是不容易,以前面我们也讲过,说颜回能够做到三月不违仁,其他人能做到几日或者最多一个月就不错了。

那怎么办呢?没办法!没办法,就没办法了吗?那我就放弃吗?我逮着什么放弃什么吗?不是的。

不放弃,做一件事是一件,做一步巩固一步。勿忘勿助,持续改善,想到了就做,把它养成习惯。

另外一位圣人叫王阳明,王阳明提出了一个人人皆可为圣人的修心方法,也就是达到仁的修心方法,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。

第一个就是,圣人不分大小。比如圣人是金,尧舜是一万金,那我是500金或者是300金或者100金都可以。同样是纯金就好,不要说圣人是一万斤纯金,咱是一万斤破铜烂铁,要保证品质。

王阳明的这个说法是很有教益的,就是我们平时老是和别人比。最在意的是和别人去斗,看看谁比我谁更成功,谁更有钱,却不注意自己的独特价值。所以,我们要“只为自己争成色,莫与他人斗斤两”。我只有二两也行,但我这二两是100%的纯金。

打个比方,马云是中国首富,我是个普普通通的大哥,对吧,和大家一起践行的,贡献咱可能没他大,但那有什么关系呢?

我把我这个论语和大家交流好了,不也一样吗?为什么非得那么比呢?那不把自己气死了吗?每个人都有其自己的独特价值,做好我自己,把我能做的做好,到仁的这个境界就可以了。

第二个就是圣人办大事成大功,他处理的事儿我可能没遇到过,也没机会遇上,但我处理的事儿,他多半都遇到过、处理过,那么当我待人处事接物的时候,这件事这种情况,如果是圣人,比如说孔子遇到了以后,他会怎么处理啊?如果也不过和我的处理一样,那我在这件事上就和孔子一样了,也没有多少区别,也算是圣人了。这叫“圣人情境模拟法”,来默习,修身精进,成长的就更快了。

也就是说,圣人他不但一件事做的好,而是事事做的好,都是累积起来的,他的一生经历了多少,然后一步步的去改善积累,做出每件事都那么合规,某个事都做的那么好,大家都会认可他为圣人。

我们如果说从小事做起,不是说我一下子要非得做圣人,我这个事做的和圣人差不多,我觉得这样我已经是圣人了,那个我做的也不错,我也像圣人,那么你做的多了,大家想是不是也就接近于圣人了?

圣人是无数个小行动的积累叠加,而绝不是说他生下来就是。

圣人脸上也没写着字,不是像贾宝玉一样生下来就带着通灵宝玉。

我们做不到事事都好,事事都能够像圣人那样,那如果说把我们这个领域,我比较擅长的,能够做到像圣人那样,我们也应该感到自豪了。

比如说我,每天早晨起来给大家解读论语,拉近我们与孔老夫子的距离,在这一方面,我觉得我也像孔夫子有点相像,诲人不倦。只要大家有疑问,有想法,我就愿意和大家一起探讨,我们一起共同精进。这有什么不好呢?

仁不远人,道不远人,每个人天生都懂都会,关键是态度、意识和毅力,加上一些儒家的修身心法,你会越来越投入的,越修越好的。

我们再说一说颜回。一箪食,一瓢饮,居陋巷,人不堪其忧,他也不改其乐。就是在这种情况下,物质极度匮乏的情况下,他依然能够不改其乐。

如果说我们也能做到,不管是穷是富,不管外界条件如何,我一直一心向道,一心求善,一心求仁,那么也会像孔夫子一样,我欲仁,斯仁至矣。

好了,时间也到了,今天的这一章解读就到这里了,再简单的回顾一下。

我们不要认为仁很远,需要到外面去求索。仁就在我们的心中,如果说我真的想,那么它就会到。关键是我们要把它保持下去,一直保持着一颗仁心,那么都不难,道不远人,仁不远人。

明天早晨六点半,我们来继续解读下一章。

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,孔子曰:“知礼。”

孔子退,揖巫马期而进之,曰:“吾闻君子不党,君子亦党乎?君取于吴,为同姓,谓之吴孟子。君而知礼,孰不知礼?”

巫马期以告。子曰:“丘也幸,苟有过,人必知之。”

成都仁乎店 成都仁宝在哪里?

原创文章,作者:成都落户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028honghai.com/427107.html

(0)
上一篇 2023年6月15日 上午7:19
下一篇 2023年6月15日 上午8:07

发表回复

登录后才能评论
联系我们